兰州市政协委员樊惠蕊建议:推动研学旅行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原标题:市政协委员樊惠蕊建议:推动研学旅行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近年来,乡村研学游作为一种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旅游市场的热门产品。不仅如此,发展乡村研学游还可以激发乡村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政协兰州市十五届三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樊惠蕊提交了《关于以研学旅行助力我市乡村振兴的提案》,建议探索“研学+”发展新模式,积极推动研学旅行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中小学乡村研学旅游不是单纯地在乡村地区开展研学活动,也不是简单地在乡村发展中增加研学元素和产品。”樊惠蕊认为,乡村研学游要从育人的角度,与乡村生态农业、民俗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产业等有机结合,深度挖掘当地资源,打造特色乡村研学营地和基地。更重要的是,乡村研学游不仅能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感受乡村风情,体验乡村生活方式,开阔眼界,同时也能为乡村带去更多关注,助力乡村振兴。
樊惠蕊建议,在符合条件的县区遴选建设一批中小学生乡村研学旅行基地,每个基地至少具备一个有地域特色的活动主题和课程。借助已有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吸引力,增强观赏、体验和参与等功能,打造多样化、沉浸式、体验式研学场景,重点扶持具有地域特色、能带动就业的研学项目,刺激乡村消费和服务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设计个性化研学课程,如以农业生产、乡村生态环境、动物植物、乡村民俗文化等资源供学生研学,以休闲的形式和放松的心态让学生完成研学。构建“全域研学”新模式,将特色文化景点、美丽乡村连点成线,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路线。建立资源共享协作机制,逐渐推动研学旅游相关部门、产业、资源的进一步合作和联动。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吸引本省、本市,甚至周边省、市学生前来开展研学旅行,全面促进我市研学旅游发展。
在带动乡村致富增收方面,她建议要在乡村青年农民特别是致富能手中培养具有研学旅行意识、愿意做好研学旅行基地建设、拓展研学旅行业务的新型人才。采用“基地(营地)+村委会+合作社”等模式,盘活乡村现有的田地、房屋、办公场所等资源,建成乡村研学旅行基地,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为村民增加了收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申亮
- 2024-01-12创新实干 砥砺奋进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甘肃政法大学
- 2024-01-12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
- 2024-01-12春运1月26日开始 火车票12日开售
- 2024-01-12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在肯尼亚开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