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发扬“红柳精神” 攀登科技高峰
作为科技创新生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科研主阵地,兰州理工大学围绕服务甘肃省“四强”行动,通过技术入股、成果转让等方式促进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不断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期,由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丁雨田教授团队参与完成的“高性能铜及贵金属丝线材关键制备加工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突破多个技术瓶颈,开发出高性能微细丝全流程制备加工技术,生产的系列铜及贵金属微细丝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集成电路等国家重点领域。
高水平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兰州理工大学始终将研究内容和国家地方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作为全国优秀教师的王秀丽,长期从事结构工程教学和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兰州奥体中心、兰州中川机场等领域,为解决我省和国家工程建设中的多项技术难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近五年来,兰州理工大学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473项,科技进款累计9.65亿元,完成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技术攻关项目3000余项,合同经费7亿元。
- 2025-01-10甘肃高校开启地震灾区学生临时困难补助通道
- 2025-01-10兰州大学开通日喀则地震临时困难专项补助通道
- 2025-01-082025年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启幕
- 2025-01-08在兰高校相继开通定日县地震临时困难专项补助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