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大学生 >> 大学生论坛

甘肃农业大学:全面开启建设高水平大学新篇章

2024-02-26 09:30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甘肃农业大学:全面开启建设高水平大学新篇章

  2023年“安宁五校战略联盟”联合实践活动。

  甘肃农业大学学生公寓。

  苏家英 郭静静 林栋

  守正创新,拼搏奋进。自2016年12月甘肃农业大学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七年,是学校各方面工作整体进步、全面提升,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强农兴农使命,厚植知农爱农情怀,高质量完成“十三五”时期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稳步实施。

  “新时代,新展望。面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新机遇和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学校将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勇担使命,进一步落实《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教融合示范高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倾力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开启建设高水平大学新篇章。”甘肃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柴强说。

  科教融合助力人才培养

  学校不断完善校院两级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推进优势特色学科、骨干学科、支撑学科分类分层建设。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草学入选甘肃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4个学科入选甘肃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行列。学科内涵建设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学位授权点也实现了量质齐升。

  当前,学校学科建设融通致新、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正着力打造知农爱农型高素质人才成长的“策源地”和“蓄水池”,促使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攀升。

  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获批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强化有组织的科技攻关,提升科研项目层次,形成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产业发展新业态。全校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区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等3300余项,16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发表高水平论文1.7万余篇,授权专利1400多项,培育作物、牧草等动植物新品种25个,制定技术规程和行业标准50多项。

  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新农科”“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构建与德智体美劳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学分制、双专业双学位和主辅修制,实行公共课分级教学和教考分离,推进混合式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构建了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了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研究生获奖数量逐年增加。

  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师德师风根基,引导广大教师培根铸魂育人。通过实施高端人才引进、领军人才培养和职业能力提升三大人才工程,完善人才引进和开发制度体系;完成“三定”工作,改革职称评聘办法,实现了从“评条件”到“评水平”的转变,并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高校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同时,着力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在全省高校中独立设置创新创业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和思政教育,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已建设3000平方米的创客空间,获科技部首批“星创天地”、甘肃省首批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众创空间等15个“双创”平台,累计争取各级各类创业项目资金2300余万元,孵化成立公司近百家。

  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甘肃农业大学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办学优势,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自上一届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新建校外科研示范基地25个、智库1个。广大师生扎根陇原,深入开展“三农”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

  学校以“专家院”带动“农家院”,通过一名专家带领一个团队,集成研发一套生产关键技术,培训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形成一个科技示范基地,支撑一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使得社会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目前,学校专家院总数达35个,覆盖全省13个市州26个县区,累计推广新品种130多万亩、优良畜种100多万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亿元。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学校立足学科专业与人才优势,认真落实甘肃省精准扶贫工作行动计划,投入产业帮扶资金,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搭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助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升级。多批次选派年轻干部驻村帮扶,助推广河县、静宁县、岷县走上致富路。

  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学校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制定推行服务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实施“一懂两爱”人才培养、“品质农业”科技引领、“美丽乡村”创新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四大工程;围绕全省“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开展优质畜禽繁育,高产优质小麦、油菜、玉米、牧草新品种选育推广,以及优质林果、蔬菜、中药材、酿酒原料开发。

  在开展“三区”服务方面,学校面向全省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组织科技人员、专家团队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进行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示范观摩和农资种子、技术资料配发等。7年来,累计选派“三区”科技人员879人次,服务664个乡镇、1千余个行政村、3.5万多农牧户,培育全省各级管理干部、农业科技骨干人员5.1万余人次,为受援地引进资金2400余万元,帮助受援对象增收3700余万元。

  文化自信促进交流合作

  近年来,学校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办学影响力和美誉度。

  学校以创建文明校园为牵引,坚持开展“红色故事进课堂、红色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雷锋志愿者活动、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等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常态化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甘农人物等评选活动,培育树立身边典型,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成功获批省级文明校园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校不断加强通识课建设,实施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工程,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基础,将立德树人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延伸到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利用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以“仁、义、礼、智、信”为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和社团文化活动,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浓厚氛围。组织实施“牢记时代使命、书写人生华章”“寻根传统文化”“百万师生重走复兴之路”等新时代社会实践项目,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学校高站位谋划,积极开创对外交流新局面,不断畅通合作渠道,深入开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先后加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甘肃“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甘肃“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生态分盟和“一带一路”生态水利与新能源合作联盟、中国农业院校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智库联盟等,并正式成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员单位,与24个国家的40多所院校签订合作协议。承担国家和省级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项目25项,柔性引进或聘用外籍专家35人次。其中,3名专家获甘肃省政府“敦煌奖”。

  时代的最强音总是在顽强拼搏中奏响,发展的弦歌总是在砥砺前行中吟唱。“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继续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全面构建学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力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崭新篇章贡献甘农力量!”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赵凯表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