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大学生 >> 大学生论坛

通识教育中人类学学科理念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22-11-29 17: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沈文刚

    2022年10月22—23日,首届人类学教学论坛暨“人类学与通识教育的未来”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本次研讨会专家学者围绕人类学作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如何有效参与和丰富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及如何通过参与通识课程建设拓展自身跨学科的影响力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讨。

    人类学通识课的定位

    云南大学袁长庚副教授从分析欧美高校人类学通识课程何以成立出发,审视了中国大陆高校中以通识教育为机遇“教人类学”的起点及其可能,提出重视人类学与当代知识间的连接并由此培育充足的“人类学人口”。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刘宏涛以人类学通识课程的开设经验为例,从学生在认知上的反馈与课程设计的修订两方面指出,专业知识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张力与调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刘琪分享了自己给不同院系学生开设人类学通识课的丰富经验,提出从人类学的人文性出发,启发学生形成对当代社会的更好理解。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夏循祥从教学经验与反思中分享了如何在通识课上定义人类学。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范可在评议时指明,讲好人类学通识课需要面对的核心议题是“听众是谁”,更进一步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专业知识转译为具有吸引力的故事。

    人类学通识教育中的共情与反思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助理教授李晋以芝加哥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人类学通识教育为例,提出了知识、平等与共情三个关键词,并分享自己开设“民族学概论”课程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对三个关键词的嵌入与讲述。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助理教授张巧运介绍了香港浸会大学的“全人教育”与通识课程,提出了人类学通识课对共情和反思的教育需要在多样性和边缘性、历史性与复杂性中完成。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龚浩群基于开设的通识课“人类学的邀请:认识自我与他者”,分享了在教学中进行丰富的情境创设,让学生理解与体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朝晖分享了“浙大师生之于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调查”中的有趣发现,以“回到学院和专业本身”回应了人类学通识教育的价值定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黄剑波在评议中表示,共情与反思不仅是通识教育,更是整个人类学的教育过程中都应注意到的学科性特点,提出教育中的“育”是核心目标,需要注意到教育目标的内在层次与张力。

    人类学通识课的课程设计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杨德睿分享了开设“宗教文化通识课”的经验,讲述了如何经过三个版本的反复修订,让学生从中国传统的民间宗教文化中获得谅解与共情。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教授刘家军以“闽台节庆习俗”课程为例,讲述了如何实现人类学视角下地域文化与高校通识课的桥接,体现了福建与台湾的“桥接”,闽台与东南亚的“侨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助理教授朱宇晶分享了通过课堂辩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人类学视角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赵萱对中山大学博雅项目的发展进行追溯,提出对“人类学视觉民族志”参与公共知识生产等问题的反思。评议人袁长庚认为,在没有制度性依托的环境之下,人类学老师怎么去教学、开设什么样的课程、用什么样的材料、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出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是当下教授通识课的人类学老师需要面对的;提出授课者应该有“产品经理”的思维,知识传递需要一定的导向与包装才能吸引学生。

    人类学与区域国别通识课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张青仁以通识课“拉丁美洲社会文化”为例,针对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通识课如何平衡“通”和“专”,即平衡趣味性与知识性之间的关键问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研究员徐薇以“经典、传承与创新:在理解非洲中学习人类学”为主题,分享了给学生上非洲人类学通识课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学者应当立足当下中国与非洲发展的现实,自主创建本土话语概念和理论。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李家驹基于外语院系通识课“美国研究”,以“灌满水桶”与“点一把火”的有趣比喻,提出通识课教育需要激发学生兴趣而不是一味灌输专业知识。

    人类学通识教育的路径与场域

    黄剑波分享了学生对于“族群与文化多样性”这门课的反馈,并提出了多样性不再只是所谓的学术概念,而是一个可以用于理解日常生活的、一种可能的资源和方式。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朱文珊特别分享了学生给出的两种课程评价体系——民间评价体系和官方评价体系,并进一步思考如何将人类学课堂中教授的经验方法融入到学生在本专业或日常的应用中。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研究员丁玫以“多样性、‘他者’与种族”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对人类学通识课“文化与社会”的教学反思,并强调多样性的实践不仅是停留在人类学研究对象的多样性,而是需要对高校人类学教学进行反思——从课程内容设计到教学人员的族群背景到上课讨论话题,都应得到反思和改变。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教授康敏提出在教学中要达到“无我”境界,实现三个“去除”:去“文化中心主义”,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心态和文化自觉意识;去“人类学学科本位”,发挥人类学的学科包容性;去“教师本位”,重视学生的需要。她指出,自己的“无我”会成就学生的“自我”,“无我”方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评议人杨德睿指出,当人类学作为通识课出现的时候,重要的是去除自我中心主义,认知和承认多样性。

    通过此次会议,与会者均表示在未来研究与实践中,将进一步加强交流,为人类学教学应该如何发展、人类学应如何在通识教育中实现学科理念与教学目标等议题寻找新可能与新动力。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