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在汉举办
北雁南飞,梅花竞放。武汉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下热闹非常。11月21日,第9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暨地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南湖综合楼开幕。全国地理专业学子比武华师大,通过竞赛展示才干、切磋技艺,地理学界专家学者论道桂子山,共同探讨地理学学科发展和学术前沿。
“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理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信息系统是人类决策和行为的基础信息支撑。”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凌云指出,当前GIS作为一门集计算机科学、测量学、地图学及空间分析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大赛对提升应用技能,发现并培养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对我们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提出了更多需求和更高的要求。”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夏军教授指出,我国GIS研究领域仍有一些关键技术需要突破,GIS从信息化迈向智能化、智慧GIS的过程中,还有非常多前沿理论和技术问题有待探索和解决。此次论坛必将为GIS各领域发展带来深刻的思考,有力促进GIS从专业化向专业化与大众化、多元化、实用化融合发展方向转变,给GIS学科和行业带来新发展。
高峰论坛环节,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分享GIS成果和经验,探讨GIS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行业发展等。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从理念与学制、课程体系设置及培养特色等对中外地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进行对比分析,并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理念、课程体系方案及研究生培养支撑条件等4方面,分享地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政策。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刘耀林教授,从土地利用状态动态感知、预测与数据统一表达技术,土地利用空间与数字空间高保真映射技术,土地利用配置数字孪生建模技术等方面,表达了对土地资源利用配置数字孪生技术的思考。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敖荣军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沿革、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学科方向、杰出校友代表等,希望以学术育学科,以学科领专业,形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学术—学科—学生”一体化学科建设战略路径,强优势、突特色、拓新域、促协同,全面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武汉大学杜清运教授指出,智能时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体系面临全面升级,众源测绘、全民测绘时代将快速来临,信息技术的颠覆性和革命性变化必然带来教育的变革,他从培养目标、知识结构、教学环节、教学资源、综合提升等方面对地理信息人才培养提出应对之策。
华东师范大学郑祥民教授分析了高校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介绍以传统地理学基础观测方法与现代地理学先进技术相结合,推进全国高校野外联合实习,探索地理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分享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跨校优秀师资共享、激发学生专业兴趣等全国高校野外联合实习初步成效。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中国地理学会、华中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等共同承办。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的154支队伍参赛,创历届赛事规模之最。他们将分别在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与集成处理技能竞赛、空间分析技术的应用2段赛程展开角逐。“参加大赛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难忘的经历,更是能力的提升与知识的收获。”华中师范大学代表队成员孙冉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静 通讯员谢小琴)
相关新闻
- 2020-11-23今年甘肃省为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21.3亿元
- 2020-11-23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幕 兰州大学斩获1金1银3铜
- 2020-11-20《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出版发行
- 2020-11-18大学生带瘫痪父亲上学:已带6年 考研也要带上他